广西公安机关举办打击突出犯罪攻坚战成果展暨警营开放日活动******
1月8日至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举行“扛旗争先平安八桂”广西公安机关岁末年初打击突出犯罪攻坚战成果展暨警营开放日活动,向公众报告新时代新征程上广西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特别是专项打击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据介绍,活动展区近万平方米,展出了大量图文实物,其中“扛旗争先平安八桂”广西公安机关岁末年初打击突出犯罪攻坚战成果展其中攻坚战展区3000平方米。活动首日,参观群众达6.7万人次。
开放日当天,展区舞台上展示了警犬技能表演、特警技能表演、反诈宣传有奖问答和警营文艺表演等环节,现场反响热烈、座无虚席。
警营开放日互动展区包括警犬互动区、特警装备展区、交警装备展区、无人机设备展区、地铁装备展区、警用直升机展区、交警车辆展区、特警特种专用车辆展区、安防互动体验展区、反诈中心展区、110服务展区等。
据悉,2022年11月20日至2023年1月20日,全区公安机关开展为期2个月的岁末年初打击突出犯罪攻坚战,剑指组织偷越国边境、涉黑恶、公共场所打架斗殴、涉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和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盗窃、侵害法治化营商环境等7类犯罪,坚决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广西公安机关岁末年初打击突出犯罪攻坚战成果展按7类犯罪布展。
广西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安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鼓励,通过举行警营开放日活动,大家观展以后能够更加直接深切地感受到广西公安机关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切实保障人民安宁的坚决决心和强大魄力,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广大民警辅警在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民族团结、稳边固边上作出的牺牲奉献和不懈努力。(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仕兴、王瑾雯)
共生共情共享,让文化遗产绽放璀璨光芒******
文化遗产与我们共生于这个时代;我们共享着它的博大与优雅;跨越千百年,它承载的智慧与情感依然能让我们找到共情的地方——一个字、一封信,让我们找到民族的起点、情感的归宿;一尊鼎、一座城,让我们见证历史的变迁、时代的更迭。
“兄行,弟病,诸君幸为……”这是2000年前在行役戍边的哥哥写给老家弟弟的一封家书,今天的我们依然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当事人的呼吸与情怀;川蜀小堆盲盒、金面具巧克力、语音棒棒糖等三星堆文创,带给文博铁粉无尽的快乐,三星堆已然成为一个掌握了流量密码的大IP;甲骨文和简化字的双标展示、3.6万多套道路窨井盖上的甲骨文字装饰等,让河南安阳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甲骨文元素……《工人日报》近期推出的《发光吧,文化遗产》系列报道,关注文化遗产如何在当代生活中活起来、火起来、发光发亮,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的故事,从三星堆到黄河文物、从陆上考古到水下考古等,完成了一场与文化遗产跨越时空的对话。
记得网上有人调侃走进博物馆看到文化遗产时发出的灵魂三问:“哪儿好看?”“值多少钱?”“有啥用?”调侃之外,这也透露出今天的人们试图与文化遗产发生情感共鸣、生活互动、文化呼应的朴素愿望。如何让更多文化遗产能够在新的时代活起来、火起来,如何让沉睡在书本里、保管箱里的文化遗产“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我们欣喜地看到,各地文化遗产保护一步步推进。重庆母城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成为网红打卡点;简牍跨越千年,仍然能够让今天的我们真切感受到当年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及其日常生活片段;文物保护工作辛苦,却依然有一代代人心向往之,随着科技的发展,3D打印、数字建模、生物涂层等高科技手段已经开始在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中大展拳脚;更有周边文创产品,让年轻人蹲守抢购。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